為了減輕養護工的勞動強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轄區內公路的日常養護質量和使用效能,確保公路路況穩定,安全暢通,市公路養護中心借鑒兄弟縣市成功的公路養護經驗,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摸底,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有利于公路養護
江西保潔承包的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市公路養護中心根據所轄公路的實際路況,決定分三個合同段進行承包,規定了各標段的養護里程、作業人員、養護經費、安全保障等,出臺了縣道養護保潔工作管理及考核辦法,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平等競爭”原則,成功進行了招標。市公路養護中心主任趙純漢充滿信心地對筆者說“要以這次社會人承包縣道日常養護保潔工作為契機,進一步營造全社會愛路護路熱潮,確保全市公路的安全暢通。”
“投標前我對招標標段各條線的路面、路肩、橋涵構造物、綠化等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對做好縣道公路養護保潔工作充滿信心。”首次在由市公路養護中心公開縣道公路養護保潔承包工作招標中中標第二合同段的李根心情激動地對筆者說,“接下來,我準備對原縣道養護保潔的農民工進行優勝劣汰,再視情招聘就近路段年富力強、有愛心、負責任的農民工。另外,我還特配了一輛皮卡車,供公路養護巡查、處置突發事件所用。”
2010年3月29日上午,經市公路養護中心公開招標,公路養護中心所轄的35條計533.815公里縣道日常養護保潔工作,以定養護經費、定養護里程、定養護人員、定養護內容的形式,分別承包給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三個保潔公司,開創了我市公路養護史上由社會人承包公路日常養護保潔工作的先河。
市公路養護中心有在崗職工81人,其中一線養護職工64人,下設五個公路養護站,一個瀝青拌和站,擔負著144.66公里省道、533.815公里縣道的養護任務,還承擔著125公里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的修補工作。一直以來,我市的公路日常養護工作都是以公路養護站為單位的經濟責任制承包形式操作。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市境內公路日益增多,車流量日益加大,公路養護隊伍越來越趨老齡化,養護工人的工作壓力日益加重,加上公路線長面廣量大,偏遠公路一時失管現象也難免發生,尤其是遇到臺風暴雨、冰凍雪阻等惡劣天氣時,養護工為確保全市公路暢通而日夜奔波在各個突發事點,勞動強度可想而知。